只要轻点几下屏幕,几秒钟之后你家的垃圾就能变成钱。听上去有些神奇,确实目前真实发生的事情。
在萧山钱江之光名城小区,住户夏先生要将老婆双十一的“战利品”快递纸盒处理掉。他没有打电话给收废品师傅,而是来到了小区内的“两网融合”回收点。放置快递盒、站定、点击人脸识别,2秒之后,夏先生就将纸盒“卖了”出去收获了500积分。这些积分在支付宝中,能直接当钱花。
(图-市民演示垃圾换积分操作)
智能回收、刷脸识别、积分兑换,听起来颇有些“黑科技”的味道,其实早已在萧山“落地开花”。近年来,为推动垃圾分类落地,把分类从口号变成生活习惯,萧山全力推进垃圾分类点的扩面增量,在全区所有镇街、平台城市化管理区域内的555个小区实现100%垃圾分类覆盖,农村方面,18个镇街共319个行政村的生活垃圾分类实现100%覆盖,公共场所方面,已启动全区共6000余家沿街商铺的垃圾分类,真正掀起了一场“绿色革命”。
带“芯”更智能,“小绿桶”发挥大作用
科技感满满的除了智能回收亭,还有带“芯片”的“小绿桶”。所谓“小绿桶”,其实就是专门用来收集易腐垃圾,拥有独立编号和智能芯片的专业垃圾桶。当“小绿桶”接触到称重器,芯片会自动识别桶内易腐垃圾的重量,并将数据实时上传到全区的“生活垃圾智能监管系统”。作为全省首个线上智慧+生活垃圾监管系统,“生活垃圾智能监管系统”为全区垃圾分类数据提供了一个“超级大脑”,在大数据分析管理支撑下,实现对分类监管细化到户。
(图-带“芯片”的“小绿桶”)
除去实时监管、追溯源头,“小绿桶”还能有效破解易腐垃圾与其他垃圾混投的难题。“我们每天可以在电脑里实时看到每户家庭产生易腐垃圾的量,如果哪户人家数据一直异常,小区的劝导员就会上门去了解情况,到底是最近出门没有产生易腐垃圾,还是与其他垃圾混投了,太阳能垃圾桶,可以有针对性地去解决。”美哉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道。上班族桂女士3天没有投放易腐垃圾,一下班就接到了社区的“关心”电话。“太智能啦,.灯箱,小小芯片竟把我不常在家‘开火’的小秘密暴露了。”桂女士笑着说。
“小绿桶”放置后,每月住户都能收到一条短信,一个月的易腐垃圾投放频率、投放量、参与分类情况等一目了然,无形之中增加了责任感与参与感,阅报栏灯箱,也为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撑。通过数据分析,社区有针对性地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和引导工作,不断提升居民参与率、准确率和满意率。
(图-带“芯片”的“小绿桶”)
建立“一图一表”,推动垃圾分类新风尚
钱江之光名城小区以“党建+生活垃圾分类”模式为抓手,把党组织带动网格管理作为突破口,制定了“一图一表”。“一图”是指党员网格管理图,小区被分成若干网格,垃圾分类亭,社区干部担任网格长,党员和志愿者担任网格成员,网格长主动“认领”所在楼道的垃圾分类宣传工作,带领网格员开展各项形式多样的活动,做到小区垃圾分类事前有入户、有培训,事中有引导、有督查,事后有指导、有考核;“一表”是指垃圾分类评价表,小区根据垃圾分类智能监管系统反馈的情况,每个月都会对每一户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评价并上墙公示。
(图-小区垃圾分类宣传板)
除了能直观了解每户家庭的垃圾分类情况,“一图一表”结果还被运用到了考核和激励制度中。分类表现好的家庭、楼道、小区不止有机会评选街道出台的“三级评价体系”示范家庭、示范楼道、示范小区,还有望获得街道的“特别”奖励和学习机会。“自小区试点开展‘一图一表’模式以来,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意识增强了,积极性也提高了。